咨询热线

020-38289070

管理+IT

管理+ITPEG咨询融合管理+IT,通过一系列整合服务,帮助企业建立最本源的正向创新机制。

IT企业研发管理方法评论

1. IT企业为什么需要研发管理方法

IT企业常见的研发过程域有:需求开发、软硬件设计、软硬件实现、软硬件测试、产品发布、客户验收、维护等。

和研发紧密相关的管理过程域有: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管理、立项与结项、项目规划与监控、风险管理和变更管理、需求管理、质量管理、软件配置管理等。

由于IT企业的研发和管理几乎都是智力型工作,人们很难靠常识和直觉形成和谐的团队工作。如果企业没有统一的研发管理思想方法,每个人都采用自己的做事方法的话,那么人越多就越乱,形成了“土匪、游击队”的工作方式。可以说阻碍国内IT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通常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杂乱无章的管理。

所谓研发管理方法,通俗地讲就是:告诉人们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而且学会把事情做好。衡量研发管理优劣的三个关键指标是:质量、时间和成本。人们总是希望做得好(即质量高)、做得快(即时间少)而且少化钱(即成本低)。如果出现三者难以同时兼得的情况,那么决策者一定要搞清楚质量、时间、成本之间的复杂关系,判断孰重孰轻,给出优化和折中的措施。

IT企业研发管理的一些重要理念:

基本目标:让所有人员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在预定的时间和成本之内,开发完成质量合格的产品,从而使企业和个人获得预定的利益。

奋斗目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降低成本,使企业和个人获得比预定目标更多的利益。

结果导向并且关注过程。“结果导向”是指:以最终产生的经济效益来衡量研发项目的业绩,追求利益最大化。“关注过程”是指:将期望的结果分解到每个过程域(即工作环节)去实现,努力把每项工作做好,从而得到好的结果。一般地,好的过程才可能得到好的产品,而差的过程只会得到差的产品。

80%规范化和20%非规范化。在企业里,大部分工作是成熟的(一般超过80%),有成功的模式可以套用,应当走规范化路线;而另外小部分工作可能是独特的(一般少于20%),并不适宜套用规范(也可能没有规范可以套用),那么可以采用非规范化路线。

本文将介绍和评论常见的研发管理方法:PACE、ISO9000族质量体系、CMM/CMMI、PMBOK、敏捷开发、RUP,以及作者自己创作的集成化研发管理方法(SPP)和集成化项目管理系统(Future)。

2. 覆盖产品生命周期的研发管理方法PACE

早在1986年,美国PRTM公司创作了PACE(Product And Cycle-time Excellence,产品及周期优化法)方法论。PACE关注的要素有:正确决策、项目小组构成、开发活动的结构、开发工具与技术、产品战略、技术管理、资源管理。PACE算得上是产品生命周期管理领域的方法论鼻祖。PACE诞生之后,很多企业和学术机构不断地提出了适合于本行业的研发管理方法论,概念和术语“之多、之大”令人眼花缭乱、茫然失措。

20世纪90年代初,IBM公司遭受了巨大的经营挫折,年亏损额高达近80亿美元。为了摆脱经营困境,IBM实施了以系统性研发管理解决方案为核心的企业再造方案。IBM引进了PACE方法论,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1993年到1998年总共节省了120亿美元的费用,产品平均开发周期4年下降到16个月。在PACE的基础上,IBM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产品开发模式,称之为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产品开发)。IBM不仅内部使用IPD,而且还把IPD方案卖给别的企业赚大钱。

1999年,华为公司成为国内第一家引入PACE和IPD的大型企业,据说花费上亿元人民币,方案供应商是IBM。华为公司在推广IPD过程中遭遇重重困难,付出了高昂代价,最终评价是成功的。目前华为已经是国内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也可以说是国内最大、最好的高科技企业。在企业流程改进领域,华为创作了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先僵化,再优化,后固化”。

相似地,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为了建立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研发管理体系(类似于IPD),从2002年开始引入PACE方法论,公司在研发管理体系的投入累计达数千万元人民币。本人是该项目的Process Leader。我和组员们最初接触PACE的时候,觉得神秘高深,很是昂慕。我们和咨询师相处了3个多月,最大的工作成果是制订了“新产品开发流程”。有一天,我凝视着那幅花费了一百多万元经费而产生的流程图,突然发现:所有的流程细节都是我们自己制订的,咨询师仅仅告诉我们几个先进的概念和术语而已,并没有给予任何超出我意料的革新,竟然赚了很多钱。

由于有亲身经历,我对PACE和IPD方案作个简要的评论,以便读者辨析:

PACE和IPD方案适合于指导大型企业的研发管理流程改进,由于涉及面很广,实施过程中会遭遇重重困难,可能导致半途而废;投入经费巨大,见效时间比较长,企业可能挺不住;如果成功,则有巨大的长期收益,但是失败的可能性比成功的可能性高得多。如华为和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之类的研发管理体系,根本不适合于国内中小型IT企业,因为尝试不起、承担不起。

3. ISO 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了满足国际经济交往中质量保证活动的需要,在总结各国质量保证制度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近十年的工作,于1987年发布了ISO 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系列。1994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形成了ISO 9000族标准。2000年再进行了重大修订,发布了ISO 9000新标准(2000版)。

ISO 9000族标准问世至今,已经被全世界几乎所有行业广泛采纳。人们到商店买东西,随处可见“本产品通过ISO 9000质量认证”的标记。“产品通过ISO 9000质量认证”几乎成为上市销售的必要条件。

尽管ISO 9000族标准已经在各行各业普及,功劳莫大。但是人们在实践中发现ISO 9000族标准对低技术制造企业帮助很大,但是对以研发为主的IT企业的帮助比较弱。主要原因如下:

(1)ISO 9000称得上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但是适用面越广意味着专业性越弱。一个生产瓜子的小工厂和生产电信设备的企业,都可以采用ISO 9000族质量标准。显然前者的成功经验不能套用到后者上。ISO 9000标准不可能对“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的质量问题有深入的论述,所以它对IT企业的质量管理缺乏专业性的指导,其专业程度远远不及CMM/CMMI。

(2)基于ISO 9000的质量保证活动,其关注的焦点是“输入、输出”是否符合既定的流程。对于低技术的企业而言,如果“输入、输出”都符合既定的流程,那么基本可以断定产品的质量不错。然而对于高科技企业而言,“输入、输出”都符合既定的流程并不意味着能够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因为研发水平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更大。对于“软件、集成电路”这类以智力创作为核心的产品而言,ISO 9000质量标准的指导价值不高。

4. CMM/CMMI

1986年11月,美国联邦政府委托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Mellon)软件工程研究所(SEI)开发一套用于评估软件承包商能力的方法。SEI于1987年9月发布了一套软件过程成熟度框架和一套成熟度问卷。1991年,SEI将软件过程成熟度框架发展成为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city Maturity Model,CMM),诞生了CMM 1.0。

十几年来,CMM的改进工作一直不断地进行。美国国防部希望把现在所有的、以及将被开发出来的各种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到一个框架中去。到2000年,CMM演化成为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不仅适合软件,而且适合于软件硬件结合的系统,这是对CMM最大的改进。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软件过程改进成为软件工程学科的一个主流研究方向,其中CMM和CMMI是该领域举世瞩目的重大成果。CMM/CMMI是世界范围内用于衡量软件(硬件)过程能力的事实上的标准,同时也是软件(硬件)过程改进最权威的指南。

人们往往搞不清楚CMM和软件过程改进的关系,将二者混为一谈。下面作个比喻来解释:把“软件过程改进”比喻为“学英语,提高英语能力”,那么CMM就好比是“英语等级评估标准(考试大纲)”。一般情况下,英语等级考试的成绩反映了英语能力。但是,在特别擅长应试的中国,英语考试成绩很好并不见得英语能力很好,甚至可能差到“哑巴英语”的程度。这种“特性”传染到软件领域,不少企业虽然通过了高级别的CMM等级评估,但是其实际能力却非常低下。

2000-2003年是国内IT企业搞CMM等级评估最狂热的时期,主要原因有:

(1)2000年,CMM刚刚在国内兴起,感兴趣(学习、研究)的人非常多。近几年国内出版了不少关于CMM、软件过程改进的书籍,相关论坛、会议也比较多。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2)那个时候ISO 9000认证已经被国人搞臭了,而当时国内CMM 等级评估还很少见,企业达到CMM 2级、3级是很荣耀的事情。物以稀为贵,人们把认证的目光从ISO 9000转向了CMM。

(3)为了扶持当地软件企业,鼓励软件出口,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资助企业搞CMM等级评估的政策”。最先搞CMM评估的企业尝到了甜头:拿到了比较吃香的CMM等级证书,昂贵的评估费用却大多由政府支付了。这一剂催化剂,进一步激发了企业搞CMM评估的热情。

在2000-2003年期间,国内有数百家企业通过了CMM 2级、3级评估,应该说其中大部分企业是“为了拿证书”而不是“真正提高软件过程能力”。到了2004年以后,国内CMM评估从狂热回归理性。主要原因有:

(1)地方政府基本上不再大力资助企业搞CMM等级评估。企业自己掏钱搞CMM评估就舍不得了,要掂量是否值得(理性的表现)。

(2)由于国内通过CMM 2级、3级、4级评估的企业已经很多,而且评估时“放水”现象严重,CMM评估的声誉已经大不如2000年。

(3)最让人失望的是,虽然有些企业通过了CMM 2级、3级、4级评估,但是实际的软件过程能力却依然底下。有些企业实施CMM后,质量没有明显提高,进度更落后了,成本增加了,人员更累了。

现在软件业界普遍关注的是:企业如何以比较低的代价有效地提高软件过程能力。CMM等级评估则退居次要地位。

CMM的主要应用问题:      用CMM指导企业的软件过程改进工作是相当不错的,但是企业要做的重要事情显然不仅是软件过

程改进。企业最关注的是生存和发展问题,一切离不开赚钱。CMM本身不谈如何赚钱的问题。它假设了美好的前提条件,即企业有充足的人员、资金、时间从事软

件过程改进,当软件过程能力提高了,那么产品的质量、生产率自然上去了(同时成本也下降了),企业自然能够获取更多的利润。软件过程改进对企业经济效益的

贡献是间接的,从投入到产出,时间相对比较长。      遗憾的是,国内大部分企业没有能力提供那么好的前提条件,企业最缺乏的资源往

往就是人员、资金和时间,企业领导当然想把资源用在“刀刃”上,即赚钱最多最快的地方。当软件过程改进和其它直接赚钱的事情“发生资源冲突”时,只好“拆

东墙,补西墙”,往往减少软件过程改进的资源。       CMM对软件项目管理和机构过程管理论述很深入,但是对软件开发的核心工作

即“需求开发、软件设计、编程、测试、维护”论述非常少,CMM把它们压缩为一个过程域叫做“产品工程”(Product Engineering),近

乎一笔带过。所以导致一个怪现象,管理人员觉得CMM很好,而大量开发人员学了CMM后却很是迷惘,感觉CMM对他们的开发工作没有直接的指导。      作者对应用CMM/CMMI的建议:  CMM/CMMI

是衡量企业软件过程能力的国际标准,它对软件过程改进有很多有益的指导。CMM/CMMI仅仅对等级评估做了强制要求,但是对企业“如何进行软件过程改

进”没有强制要求,CMM/CMMI的数百页文本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企业可以采纳也可以不采纳。  对于软件过程改进而言,CMM/CMMI和ISO等等都是用来参考的,而不是用来迷信的。企业在参考业界推荐的标准或规范时,要舍弃那些听起来很先进但是对本企业无益处的东西,只选取对企业有实用价值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