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20-38289070

管理+IT

管理+ITPEG咨询融合管理+IT,通过一系列整合服务,帮助企业建立最本源的正向创新机制。

纵览中国管理咨询业之MBA派

题记:中国管理咨询业现在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笔者所写之《中国咨询业黑幕》一文在网上广为流传,它有助于大家了解咨询业的行为。今天,让我们来了解咨询业的结构。为此,笔者尝试着从创办者的身份把中国的管理咨询公司分成“学院派”、“MBA派”、“明星派”、“经理派”、“分家派”这样五大派别,这篇文章论述MBA派。

下面说说MBA派,也就是由MBA创立的咨询公司。这其中做得最成功的自然是新华信管理咨询公司。让我们先看看他的几大合伙人的简历:赵民,哈佛大学EMBA;高晓春,芝加哥大学MBA;胡少敏,美国亚利桑那大学EMBA、对外经贸大学MBA;许朝辉,北京大学MBA;张江燕,新加坡国立大学MBA。新华信算是笔者比较佩服的一个本土咨询公司,首先他的合伙人队伍比较稳定,这么多年来几个主要的合伙人就一直没变过(注意,笔者这里只是说合伙人)。第二,新华信有一个市场研究公司,这使得他在做战略咨询的时候,能够比别人更多一些行业研究的数据。第三,新华信在主动地进行一些理论创新工作,提出了一些诸如“中国企业危机周期模型”、“中国产业发展四阶段”之类的理论模型,甚至每年还在公司内部举办管理创新成果评选等。虽然他提出的那些模型笔者并不完全苟同,并认为即使这些模型有用也只是一些“方法”和“工具”的创新,还没有上升到方法论甚至认识论的层面。但至少他们在做着创新的工作,而且这些模型也确实在它的咨询报告中得到了运用,笔者还甚至在某著名学院派咨询公司的报告中看见过它直接引用新华信的“中国企业危机周期模型”。

不过,MBA派和学院派现在的区别已经不是太大。以北大纵横为例,总裁王璞就是北京大学第一届的MBA,现在公司的合伙人中很多也是各个大学毕业的MBA。事实上,很多咨询公司都喜欢招MBA,甚至只招MBA。所以,即使说MBA派不是中国咨询公司的主流的话,但笔者相信,MBA毕业生们已经成为了中国咨询师的主流。另外,还有很多咨询师其实也都是在读的MBA。开句玩笑,如果去国内的MBA教室里扔个石头,砸死的三个人里肯定有一个是咨询师或者想当咨询师。

确实,中国的MBA们也越来越喜欢到咨询公司就职。在《中国青年报》2005年1月公布的一份“针对全球MBA巡展中国候选人”的调查显示,中国MBA最心仪的就业领域排名由高到低分别为:咨询、金融服务、银行和财会、工业和工程、信息技术和通讯、非营利和公共部门、制药和健康、零售及消费品、媒体,咨询正是MBA们的首选。这一点也和国外的情况相一致,他们的MBA毕业后去向也主要是咨询业。肯尼迪信息中心的研究报告显示,在经过几年对MBA招聘的忽视后,国外咨询公司正在重新唤起MBA学生的热情。报告显示,在MBA毕业生中,2002年有24%的人拿到不止一个咨询公司的offer(录用函),而2004年这个数字上升到33%。

但笔者认为,MBA特别是很多国产MBA大举进入中国的咨询行业,恐怕并不是个好现象。笔者对国外的MBA培养制度不是很了解,但我知道在中国大学里的MBA们决不象他们在外面表现的那么风光。说句实在话,在国内的大学里,那些统招的研究生往往是瞧不起MBA的。现在,国内MBA教育分成MBA和EMBA这么两块。其中对于需要脱产学习的MBA,学生来源基本上是工作两三年后,觉得以前的工作单位不是很好,于是去读MBA。对于这类学生,在统招的研究生看来,他们往往是因为考不上研究生才去读MBA的,因为MBA的考试相对简单。如果真能考上研究生,本来以前的单位就不是很好,收入又不高,谁愿意花6、7万去读个MBA——而且MBA又不解决户口、甚至都不解决住宿。而对于不脱产的学费昂贵的EMBA,更被认为就是一群“钱学生”,是老板们、职业经理们挣了钱后来这里买个文凭而已。

看看麦肯锡、BCG的招聘就知道了,他们招的MBA都是在国外那些顶尖商学院就读的MBA,是不会招那些国内大学毕业的MBA的。在国内,他们招的往往都是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的本科学生,是那些所谓“最TOP的学校里最TOP的学生”。他们认为这些学生才是最优秀的、最聪明的、最有培养前途的,他们把这些人招来以后,让他们做两三年的分析员(analyst)或者助理(associate),接受“麦肯锡”那套科学的咨询方法的洗脑;然后送去国外读一个MBA,毕业以后再回到公司成为真正的咨询顾问,直至成为项目经理、经理、副总裁(合伙人)等等。

咨询公司被认为是一个“聪明人扎堆”的行业,这些国际咨询公司自有他们选择“聪明人”的标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出身论”。这套出身论被很多人所诟病,因为它难免会有以偏概全的地方,比如笔者本人只是在重庆大学上的本科、北方交通大学读的硕士,在平时的工作中也经常跟北大、清华的一些优秀毕业生接触,自认为并不比他们差。不过,我们不能否认他们这套办法的合理性,特别是在概率上的合理性。这套出身论的标准就是追溯历史,看看你的本科在哪里上。因为他们认为只有通过高考考到北大、清华这些学校去读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这套标准其实在很多地方已成为了一个“潜规则”,比如在北大的校园里,本科生瞧不起那些从外校考过来的研究生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如果你仅仅是一个因为考不上统招的硕士而退而求其次考上来的MBA,那你的“杰出程度”或者说“聪明程度”恐怕就更会让人表示怀疑。

另外,国内MBA平时是没有导师的,只有在毕业的时候才由学校随便指定一个老师作为“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而那些博导、教授们对这些MBA学生其实也并不上心,很多也从来没有把他真的当成过自己的“弟子”,对于他们的毕业论文也只是随便指点指点而已(在一般的研究生中,那种师徒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也正因如此,如果老师要做咨询项目,才会有很多在读的研究生、博士生可以作为廉价的劳动力;当然,对这类学生的毕业论文答辩,老师自然也会投桃报李,花费很多的心血)。

可见,中国的MBA出身并不显赫,又没有老师指点,可他们却普遍有着一种超乎常人的自信,笔者认为,这恐怕是与MBA的培养体系有关。首先,国内好一点的培养MBA的大学,都会或多或少请一些国外的教授来给他们上课(有的还与国外联办MBA班),上课自然是英语,教材也是英语,于是这些MBA们就以为自己真的和国际接轨了,经常在日常的沟通中夹杂一些发音并不标准的英语单词,或者喜欢卖弄一些自己也没搞清楚的英语名词。其次,MBA教育强调的是互动式讨论式的教学,要求学生要敢于并且喜于在课堂上与老师大胆沟通,甚至可以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课。长此以往,造成很多MBA自信心高度膨胀,自以为是,总是喜欢跟人辩论或者说“抬杠”。

更重要的是,MBA的教育采用的是案例教学,面对着一个个被提炼过的企业案例,MBA们天天冥思苦想,寻求解决之道,想着想着,他们就以为自己成了“战略家”,可以在茫茫商海中挥斥方遒了。亨利·明茨伯格在《要经理,不要MBA》一书中,对MBA的教育进行过入木三分的批评:“看看我们是怎样在MBA课堂上培训战略家的。我们弄来一些几乎没有业务经验的年轻人,挑选标准不是创造力,更不用说雅量了,然后灌输给他们一个个案例。在案例中,他们坐在一点儿也不了解的机构顶层,扮演伟大的战略家的角色。头天晚上用一两个小时读了20页关于某个作业的问题,第二天早上来到紧张的80分钟课堂,决定下一个千年这个课题要解决的问题。最终,我们得到的是‘执行官们’在套房里伪装成战略家思考出来的案例研究。”

看来,在MBA的培养办法上,中国倒确实是与国际结轨了;中国的MBA们也与国际接轨,具有了美国MBA们都具有的那些毛病。比如,在MBA教育中被不断鼓励、不断培养出来的高度的自信。而明茨伯格告诉我们:“最危险的管理者往往就是这些信心超出实际能力的人,尤其在这个极度虚华与亢奋的社会里。MBA课程不仅吸引大批这样的人,而且对这种倾向予以鼓励。”

所以,明茨伯格不无尖刻地形容到:“MBA毕业生都该在自己前额烙上骷髅图海盗标记,再加上他们不适合做管理的警告词。他们是商学院的产物,这些学校专把错误的东西教给错误的人。MBA学生中极少有人有任何管理经验,而你无法在教室里教他们如何管理。” 管理学之父德鲁克作为一位慈祥的长者,就说得比较平和但却更有力量:“把MBA课程教给23岁的人,这让我很吃惊,我认为这基本上是浪费时间。他们缺少经验背景。你可以教他们技能,比如会计和其它能提供的东西,但你不能教他们管理。”

可我们伟大的MBA们怎么可能承认他们不懂管理呢?他们不但认为自己是管理专家,可以管好一个企业,更可以教无数个企业怎么进行管理。于是,他们带着在MBA课堂上学会的那些分析工具,以他们在课堂上演习过无数次的案例研究方法,加入到各种各样的咨询公司中,去解决一个个活生生的企业管理问题。这种行动正是源于明茨伯格所谓的MBA式的世界观:精明、善于分析,并确信管理技巧能从一家公司搬运到另一家公司,而无需长期侵淫于任何特别行业。而结果正如笔者在前面几章中所指出的那样,他们把咨询变成了MBA的课堂游戏,而企业则成为了他们这场游戏的牺牲品。